儒家、墨家、道家、佛教关于孝的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5:39:46
儒家、墨家、道家、佛教关于孝的思想.

儒家、墨家、道家、佛教关于孝的思想.
儒家、墨家、道家、佛教关于孝的思想.

儒家、墨家、道家、佛教关于孝的思想.
儒家的孝道观
  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尤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天子修孝,在行博爱广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如此则德教加被天下.诸侯修孝,在不骄免危,节制慎行,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谨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从而守其宗庙.士人修孝,在努力生产,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整体而言,儒家认为行孝包含三个阶段:生则养,丧则哀,祭则敬.生则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上是说供给饮食,服劳奉养,不失其勤;冬温夏清,晨昏定省,不失其劳,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精神上要做到以父母之心为心,和颜悦色,得其欢心,承顺无违,不失其敬.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扬名显身,光荣父母,以孝移忠,以忠成孝.《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丧则哀是说在父母去世时要守丧尽哀,动尸举柩,哭痛不已,疾痛在心,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以致毁瘠不形.《孝经》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祭则敬是说斋之日,必思其居处,忆其音容,祭之日,必有见乎其位,闻乎其声,有如孔子所说:"祭如在".儒家行孝三阶段,就有如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礼记.祭统》也如此强调:"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再如《孝经》所言:"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今人指责儒家提倡"愚孝",这其实不是儒家的本怀.实而言之,儒家倡导从义不从父,主张子谏父,臣谏君.《孝经.谏诤》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荀子则提出孩子在三种情况下可以不从父命:一是"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二是"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三是"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荀子.子道》)《孝经》和荀子主张从义不从父,主张谏诤,原因在于如不从而从,当谏不谏,使父身陷不义,将是更大的不孝.
  墨家的孝道观
  墨子认为 ,“孝”不仅仅限于爱自己的双亲和长上 , 还应包括爱民利众之意 ,“亲贫 , 则从事乎富之; 人民寡 , 则从事乎众之; 众乱 , 则从事乎治之”.不仅如此 , 墨子还进一步认为 , 利亲应先从他人之亲考虑 , 只有“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 人才能“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兼爱中》) 看来 , 墨子的观点刚好与儒家相反 ,变等差之爱为爱无差等 , 变由近及远为由远及近 , 先施而后求报.所以他又说 , “夫爱人者 , 人亦从而爱之”, “恶人者 , 人亦从而恶之” (《兼爱下》), 希望人们爱人之父若其父 , 爱人之身若自身 , 爱人之家若自家 , 处处先为他国、他家、他人着想.由上述基本思想所决定 , 孝道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并不占有怎么重要的地位 , 它作为社会的普通伦理之一 , 只不过是在“兼爱”之下的一个小的德目 , 是“兼爱”表现于亲子之间的一个名词而已.墨子说:“爱人若爱其身 , 犹有不孝者乎 ?” (《节葬下》)试想 ,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兼爱 , 爱他人如爱自己 , 那还哪有什么孝与不孝的区别了 ? 按照墨子的兼爱之说 , 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子之间 , 也并不比其他的人际关系近 ,所以孟子才据以攻击说:“杨朱为我 , 是无君也; 墨子兼爱 , 是无父也.无君无父 , 是禽兽也.”②
  与上述对孝道的总体认识相联系 , 墨子强烈反对厚葬久丧.儒家是主张重于丧祭之礼的 , 孔子认为“三年之丧”不可更改 , 孟子也曾力劝滕文公恢复三年丧制 ,认为这是符合仁义和孝道的.墨子则主张薄葬短丧 , 因为在“兼爱的原则之下已经不复存在亲疏之别 , 厚葬久丧等关于孝道的措施自然是多余的了.况且 , 厚葬久丧需大量浪费社会财富 , 损害人民健康 , 破坏正常生产 ,又影响人口的增殖 , 实不利于“富贫众寡 , 定危治乱”, “以厚葬久丧为政 , 国家必贫 , 人民必寡 , 刑政必乱.”另一方面 , 厚葬久丧会使当事人“出则无衣也 , 入则无食也”, 其结果必然造成“为人弟者 , 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 , 必将怨其兄矣; 为人子者 , 求其亲而不得不孝子 ,必是怨其亲矣; 为人臣者 , 求其君而不得不忠臣 , 必且乱其上矣” (《节葬下》 )的局面 , 那还有什么孝道可言呢 ? 所以 , 厚葬久丧的确“非仁非义 , 非孝子之事也.”
  道家的孝道观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为老子,五千《道德经》,谈的主要是清静无为和道法自然.庄子继承老子的道论,而以寓言和种种奇言妙语发挥要义.《道德经》一书,谈到"孝字"只有两次.经中第18章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指的是父、子、兄、弟、夫、妇,也就是家庭中所有成员.老子这句话是从人类纯天然的本性而讲的,指出孝子慈父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38章)的产物.在老子看来,孝慈之心是人的自然性情,根本不需教导即有,而仁治所教导的孝慈只注重外面的行为,完全是形式主义.《道德经》19章进一步谈到:"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是因为仁政的实施,埋没人民的天性,而产生人为的孝子慈父.(18章)因此,老子指出人君若能放弃仁政,效法圣人之不仁,以万物为刍狗(5章),则人民便会自然恢复自然的孝慈天性.
  《庄子》一书谈到"孝"字的比《道德经》较多,约莫有十四次.在《庄子.天运第十四》,庄子提出"至仁无亲"(最高尚的仁爱是没有亲人),此因"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那最高尚的仁爱太伟大了,孝本来不足以说明它.这不是说最高的仁爱超过孝,而是说它与孝根本不相干.)又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也."(用恭敬的态度来行孝是容易的,用亲爱之情来行孝是困难的;用亲爱之情来行孝是容易的,要忘掉亲人就困难了;忘掉亲人是容易的,让亲人忘掉自我就困难了;让亲人忘掉我是容易的,要整个忘掉天下就困难了.要忘掉整个天下是容易的,要让普天下都忘掉自我就困难了.天德可以遗忘尧、舜而不愿做,恩德普施千秋万代,天下人却都不知道,这难道只是深深慨叹而侈谈仁孝吗?孝悌仁义、忠信贞廉,这些都是用来勉励自己而使本性劳苦的东西,不值得称道.)
  道家原为人生哲学,道教则以吸收黄老学、阴阳五行思想、儒家谶纬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孝道观,基本上大量吸收儒家的人伦思想.道教的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一书里谈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修仙离不开孝,假如没有良好的道德,就难以修成仙道.道教的《太平经》、《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净明忠孝全书》等重要经典,都详述许多关于尽孝的道理.
  佛家的孝道观
  佛教源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在和儒道的对立中,为了适应中华文化的伦理,而消融了许多儒道思想.印度文化,原本不像中华文化如此重视孝道,这是因为印度文化的出世思想极为浓烈.婆罗门教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1)梵行期:要专心研究吠陀经典,不问凡事;(2)家居期:娶妻生子,履行世俗义务;(3)林栖期:孩子长大后,便弃家入林修行;(4)遁世期:到晚年,则舍弃一切,四方化缘,求得死后解脱.佛教虽然反对四姓阶级,提倡众生平等,其苦行思想虽然较为淡化,但仍旧具有强烈的出世思想.
  儒家自韩愈起,提出道统说,以抗衡佛教的法统.儒家以孝道伦理,批评佛教的出家,极为不孝,提出的理由包括:(1)出家人剃发,犯毁伤之忌;(2)出家人不蓄妻,犯无后之罪;(3)出家人绝于事亲,犯不孝之过.佛教则辩白:(1)孝不由形相,应出于内心;(2)妻子财物乃身外之物,不足惜之;(3)世间孝不足道,出家方为大孝.
  为了立足于中国,佛教遂走向中国化,大力弘扬有关孝道的经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并称之为"佛门第一孝经".甚至,从原始佛典《长阿含经》中发展出《盂兰盆经》,提倡盂兰盆节,标榜目连救母的精神.
  中国佛教认为,孝并非只是事亲,其更高层次在于修身养性.出家人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解脱,而是为了救助更广大的众生.中国佛教较为推崇菩萨道的思想,正如《华严经》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当愿众生得离苦".而且,中国佛教更从广义上提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提倡戒杀美德.作道场为众生祈祷吉祥,为亡灵超度,被当作是最大的孝.佛教徒身在古庙,心系父母,时刻为父母求福,这也是孝.佛教徒尊敬师傅,对佛祖诚心,也是孝.如此一来,中国佛教就成了"孝道无边".
  有关中国佛教专论孝道的文集包括《弘明集》、《广弘明集》、《镖津文集》、《灵峰宗论》.特别是宋代契嵩在《镖津文集》卷三有《孝论》,用极大的篇幅赞扬古代的圣人之孝,"天下之为孝者,吾圣人可谓纯孝者也."该论又把孝分为理和行,"孝有可见也,有不可见也.不可见者,孝之理也;可见者,孝之行也.理也者,孝之所以出也;行也者,孝之所以形容也."契嵩论孝,开始把儒释道三家融汇在一起,他说:"天地与孝同理也,鬼神与孝同灵也.故天地鬼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诈孝欺.佛曰:孝顺至道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