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采访稿第一次节采访系党委书记的任务,还要写采访稿关于系团学建设的,有哪位可以指点下怎样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22:59:56
如何写采访稿第一次节采访系党委书记的任务,还要写采访稿关于系团学建设的,有哪位可以指点下怎样写?

如何写采访稿第一次节采访系党委书记的任务,还要写采访稿关于系团学建设的,有哪位可以指点下怎样写?
如何写采访稿
第一次节采访系党委书记的任务,还要写采访稿
关于系团学建设的,有哪位可以指点下怎样写?

如何写采访稿第一次节采访系党委书记的任务,还要写采访稿关于系团学建设的,有哪位可以指点下怎样写?
几篇范文
何祚欢:做个不可替代的人
做研究,要有自己的体系,要有别人替代不了的角度.
何祚欢
1941年3月 生于武汉
1959年 毕业于武汉一师
1963年 调入武汉市说唱团,专攻湖北评书.曾任武汉市说唱团演出队长、创作组长、团长、艺术指导
现任 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湖北
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曲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华中师大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武汉市
创作中心主任.一级演员.
作品
已发表和出版的作品计200余万字,研究文章近30万字,有专著两册,杂文、小说30余万字.
获奖
短篇评书《挂牌成亲》获全国优秀短篇曲艺作品一等奖;
长篇评书《杨柳寨》获文化部举办“全国优秀曲艺(南方片观摩演出)”创作、表演双一等奖;
由创作小说改编的同名戏剧《养命的儿子》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曾两度被评为“武汉地区十佳演员” 1989年3月 参加“中国评书十大邀请赛”获“花溪杯”;
1991年 获“湖北省文艺明星奖”
1992年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 大型戏剧《穆桂英休夫》获曹禺戏剧文学评奖提名奖
“不可替代意识”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理,也能理解,人人生而唯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重于泰山,而不是粗俗地一贯地谋出名呢?经过了何老师的一番谈话后,笔者认为,如同老早就为人们所接受的“忧患意识”一样,我们每一个人,同样需要在心中树立起“不可替代意识”.
聊起何祚欢,人们每每想到的就是他讲评书一流,可惜,就像“了解钱钟书,大家只知道他博学而并没有注意到他也是个多识的人一样,其实他自己有很多观点,如写在人生边上的观点”,何老师也有许多还不为人知的方面.关于最近启动的《武汉城市记忆工程——武汉工商业家族口述史》项目,他是这样说起自己做关于武汉工商业家族采访的原因:“我全身心投入《武汉工商业家族口述史》这项工程,它对我在写书说书上带来的帮助已不重要了,而对这个城市来说是一次抢救性复原历史的机会.从每个人的口中记录一些谈资,积累的总和就是武汉的历史.它的紧迫性在于,这几年内不抓紧进行采访整理,有很多人就要告别人世,把历史的记忆带走.其目的是为后人留下研究武汉商业文化的原始资料.”是的,在这一点上,为武汉留住工商业家族史,他是第一个人,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缺口并及时补救的人.
在听何祚欢讲关于研究和教育的看法时,我们隐约感受到作为一个大家,其显现出的“不为人所能替代”的风范.由胡适论《三国演义》说起,再到中国新史学开山鼻祖王国维,他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做学问,要像他们两一样,看待一个问题时有自己的体系,有别人替代不了的角度.”教育也应如此,如果老师只是照着书本或老师的老师教的内容授课,在应试教育熏陶下的学生只求一个答案,那么学问永远都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记得我还跟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就当老师了,教过拼音,教过修辞.我跟学生说这样是‘b’,那倒过来呢,是‘p’,记住了没有?大家都记住了.我用相声给学生讲修辞、讲顶真、讲重复,老百姓爱听,我就用这种方式教他们,大家就都懂什么是修辞了.所以说,不管用什么方式,懂了就是目的.真传就是一张纸!”
只有真正去思考、理解一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变着法子,横着说、竖着说、打乱着说,用自己擅长的、熟悉的和大家喜欢的方式传播思想.
“那何老师您是如何想到要写书的呢?”
“第一,如果照着别人写好的说书,那不是我的表达方式.第二,不能光知道说书,否则成了赚饭钱的工具;事实上,评书不允许只知道说书,譬如讲到中国古代朝代时,就有必要知道相关的知识,在了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必然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这些都可以运用到评书中.而我思考的东西,我的认识和想象都成了我创作小说的来源.我希望,我的创作是不受时代限制的.”
影响人的艺术
笔者想,一个人如果活得唯一且不可替代,那么他一定有某些方面是走在前头并且影响着后人的.“一个城市,拥有老百姓自发热爱的家喻户晓的艺术家,是一种幸福.就像北京拥有侯宝林,天津拥有马三立,铁岭拥有赵本山,武汉也拥有何祚欢.”没有一个武汉人不认识何祚欢,武汉人听着何老师的评书长大.那为什么他能在武汉人心中有如此不可替代的地位呢?笔者认为,首先他是一个能想得清楚和说得清楚的人.他的思想不是只狭隘于一个领域,而是在多个方面都深有见解.正如他所说:“所有的文艺家都应该是杂家,搞艺术的人决不能单一发展.”
何祚欢答学生问(略)
何祚欢是个随遇而安、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他说只要生活保持基本水平,工作匀速运动就可以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他秉持着自己的学习理念,以一个清醒的头脑时刻思考着,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角度和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为武汉这座魅力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给我悬赏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