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18:51:35
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是什么意思?

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是什么意思?
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是什么意思?

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是什么意思?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的学习和运用.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任何科学研究的开端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就学科研究性学习而言更经常更普遍的是课堂教学.每一节普通的课堂教学过程点滴渗透着科学研究的方式,渐渐启迪着学生们创造思维的火花.实践证明,完成上述任务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出原有存储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收集、分析和处理占有的全部有用信息,实际感受和体验研究的过程,发现和发展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课堂充满问题,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同时也闪烁着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新时代精神的耀眼光芒.在传统教育的课程中,“确定性”“科学性”和“非质疑性”成为课堂解决问题的显著特点,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
现代教育主张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探究和研讨,反思和批判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让课堂充满问题,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多元的见解,让课堂真正变成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中的问题,当时能解决的立即处理,不能作答的暂时搁置争议,课后带着问题继续探讨和进一步研究,这才是水到渠成的研究性学习.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让课堂中存在和充满问题必要性,传统课堂教学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他们的创造性也就相应很薄弱.所以我们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和问题辨析解决的过程是产生思想类似研究的过程,它应当成为思想政治课学科研究性学习的首选方法,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常使用的方法.那么在研究性学习的命题中我们如何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如何提问?如何诱导问题的提出?如何使问题本身具有激发思想产生的因素?等等,这些方法问题就成为关键.
一、创设一种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因“疑”生趣
用“疑”生奇,使他们产生创新动机,激活创新行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的欲望,开始进行创新活动.比如,一位政治教师教授高二年级的哲学课,当涉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她打破了原有教材节和框的限定重新组合,当时正值电视台直播埃及胡佛金字塔探密时况,从哲学角度考虑,揭密是意识的产生过程,但“密”的存在必须在先,这里肯定蕴涵着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哲理.当这个事件一抛出,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想起了四大文明古国,金字塔的神秘故事,以及历史上人们揭密的历程.历时两节课,学生们很自然地认识了先有存在后有认识的哲学道理.当第二次课再提到金字塔探密时,有一位同学已经能清楚地说出了此项探密扮演重要角色的由德国制造的小机器人的情况,这是课后学习的结果,这也是一种综合学习.然而此次人类历史上对金字塔的探密并没有完结,没有彻底揭开金字塔之谜.原因主客观都有,追溯人们对金字塔探密的历史,学生们发现人们的认识是发展的,人们认识不仅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应当说他们通过学习的确体验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给他们留下的最大疑问是金字塔何时揭密?怎样揭密?自己能做些什么?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解放思想,焕发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敢于创新,形成创新的意识与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创设民主气氛.比如,明文约定,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别人的观点说得不具体,可以补充;对于别人的观点与你不同时,可以表述自己的意见,可与之争辩.这样的课堂规则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对同一个问题,别人表达的观点不具体,可以补充自己的见解,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得同时也体现了大家的互相合作.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交换使得每个人得到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思想.你的观点与别人的不同,可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可与之争辩,这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更放飞了思想的翅膀,虽然有时他们的观点是不完善的,有时是可笑的,但这确实是重复着人类知识发现的历史,他们在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经历着思维探密,并且训练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问题设计的艺术
(一)问题设计的意义及原则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几乎等于一堂好课.通过情境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思考、讨论,引出一系列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难点、重点、易错点;同时引来师生共鸣,使师生超水平发挥,课堂充溢创造氛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令新奇的思维诞生.设计源于教材的难点、重点,涉及社会热点,必须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钻研教材,掌握知识,感受现实,感悟与思想的综合体,是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的产物.
(二)设问的艺术
1.问题设计要有艺术性、启发性、诱导性,让课堂充满思维.
有些问题不能满足于获得一个正确答案,要点拨学生发散思维,从一个问题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从一种分析中得到更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勤于动脑,善于联想的习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逐步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挑战的科学怀疑精神和求异思维.
2.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结合,巧妙设题 .
根据教材本身的内容和教材知识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作用的大小,有些问题情景设计也可浅处深掘,于学生无疑处设疑,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达到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3.设问要相机行事,难易适度,富有挑战性,切忌“满堂问”.
有的教师开门就问,问题一个接一个,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或者一问一哄,形式热闹,其实无效,因而不如不问.实践证明那种“一触即发”的浅问题,“启而不发”的难问题,“陈旧过时”的老问题,背离教学目标的偏问题,哗众取宠的怪问题,误导思维的傻问题,缺乏启发性的死问题,肢解知识体系内在联系、阻碍辩证思维的不恰当问题,均属无效或负效应问题,都不应设置.
任何一种真正的变革都必须是基于自身特性的借鉴与创造的过程,最终形成新的、别人不具备的东西,任何一种变革的尝试又都不是轻而易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