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上海语文散装同步试卷(黄浦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2:01:20
2009届上海语文散装同步试卷(黄浦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2009届上海语文散装同步试卷(黄浦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2009届上海语文散装同步试卷(黄浦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2009届上海语文散装同步试卷(黄浦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参考答案
1、 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2、为了论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对读者(观众)影响的普遍性.
3、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
4、B
5、科学家面对的是所有的自然现象,而艺术家面对的是整个人类.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6、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科学需要情感因素的促进;艺术需要智慧去完善.
7、答:第一,表现王勃当时知音难觅、不受上赏、寂寞孤独的处境,第二,说明王勃才华盖世,无人能及.
8、答:选择永远敞开的门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成为坦途,而选择那扇关着的门,可能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遗憾.意在惋惜王勃没能一心为文,去敲了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误入官场,触怒龙颜,以至留下落泊溺水而死的遗憾.
9、答:怀才不遇,在迷茫中放纵文字;不甘寂寞,仕途中遭受重大挫折;溺水而亡,过早结束了人生.
10、BF
11、答:文章取名为“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表达了作者对王勃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英年早逝的同情和惋惜.
12、答:(1)以景语作结,以景表情.斜阳已经成余晖,逝者不可追,留下的是无限的寂静,表现了作者对王勃早逝的惆怅与无奈.在内容上升华主题.(2)抒情委婉,含蓄,让读者有无限的想象空间.(3)在结构上照应前文.
13、(1)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2)醉里吴音相媚好
(3) 日暮聊为《梁甫吟》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6)不忍登高临远
(7)雕栏相望焉 (8)白沙在涅
14、①即将还家之喜,②为返家而沉醉之喜,③沿途赏美景之喜,④抛却一路艰难跋涉之喜(分付杨花).(任答3点即可)
15、D
16、不同意.(1分)全词紧扣“喜还家”三字,通篇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三个字构思下笔的.(1分)因此全词抒发的是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之情.(1分)
17、多次、屡次; 化解、消除; 我、我们; 投降、请降
18、C
19、不久庄宗攻破了梁军的夹城,听说任圜给嗣昭筹划了坚守的策略,很赞许他.
以你死去的父亲定罪,本来难以饶恕,可是惩罚不应牵累后代,所以你可以从轻.
20、听他议论纵横之策,人们无不震动;为嗣昭和庄宗说和,化解了矛盾;任圜向城里人晓以利害,城里人很相信他;说服张处球派儿子送出了请降书.
21、第一,表现其忠:大兵压境时,任圜力劝嗣昭坚守以待,不可有二心;第二,表现其诚:在劝降张处球时,以实相告,感动对方.
22、词;为经书作注的书
23、文章美的形式、华丽的词藻
24、B
25、写楼主人所想:介绍藏书楼的由来,记楼主人建楼藏书的目的(记藏书楼得名的原因)
写作者所想:由藏书想到守书和读书,阐述正确的读书之道.
26、做一个善于读书的人要有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方法:博约结合,华实俱采,追根溯源,注重学以致用.读书目的:不是哗众取宠,炫耀才学,要在事业中体现其价值.
27、按高考作文阅卷评分
附译文:(1)
任圜,为人聪明机敏,善于谈话辩论,看见他的人都喜欢他的仪容举止,等听到他议论纵横之策,(人们) 都受到震动而更加敬畏他.李嗣昭作昭仪的节度使,征召任圜任观察支使.梁兵修筑夹城围攻潞州,一年后,晋王死了,救潞州的晋国军队都解散离去了.嗣昭很害怕,问任圜去留的办法.任圜劝说嗣昭坚守,等待援兵,不应有背叛之意.不久庄宗攻破了梁军的夹城,听说任圜给嗣昭筹划了坚守的策略,很赞许他.因此(任圜)更出名了.嗣昭与庄宗有矛盾,任圜多次奉使命在他们之间穿梭往来,(为他们)说和消除了谗言离间.嗣昭终于免除了祸患,是(依靠)任圜的帮助.
张文礼杀了王镕,庄宗派遣嗣昭讨伐.嗣昭战死,任圜代替嗣昭率领军队,号令严格认真.不久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球等闭城坚守.任圜不能攻下,(于是)多次把祸福利害告诉镇州城的百姓,百姓很相信.任圜曾率兵到城下,处球登城喊任圆说:“城中士兵、食物都(要)没了, 而长期与王师对峙, 如果(我们)以泥涂首,自辱服罪( 请求投降),又担心无法推卸罪责,幸亏您哀怜我们,(请给我们)指出生路吧.”任圜告诉他说:“依你死去的父亲(定罪),本来难以饶恕,可是惩罚不应牵累后代, 所以你可以从轻.至于你抵抗一年,伤我大将,(现在因)一时( 陷入)困境(力量)衰竭,才表达(投降)的诚恳之意, 由此说来,你的罪过也难以饶恕.这样坐而待毙,哪里赶得上请降而等待(从轻)发落呢 ?” 处球流着泪说:“您说的对啊 !”于是派儿子送出了请降书,人们都称赞任圜说话算数.不久别的将领攻破了镇州,处球虽然被杀了, 而城中的官吏百姓因为曾经请降, 所以能够保有家族的很多.
(2)
昆山徐健庵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卜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
于是先生召集儿孙,登楼而教训他们说:“我用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我们徐家先世,本来就身家清白,以读书应试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辈的,有的想把土地家产传下去,而子孙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下去,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世世宝爱这些东西;有的想把园池台榭、舞歌车马之类传下去,而子孙后代又不一定能世世享受这些娱乐.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于是就以“传是”两字作为楼名,而要我作一篇记.
由此可知藏书之难了.不过,我以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行了而有所体会之难.所以藏书而不能守,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而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已经读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 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残.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