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化学高效课堂模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20:20:49
如何开展化学高效课堂模式

如何开展化学高效课堂模式
如何开展化学高效课堂模式

如何开展化学高效课堂模式
2004 年秋季山东省作为全国四个试点省区之一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并作为全国第一个正式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创建师生双向互动、以探究创新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什么是高效课堂呢?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并且课堂上人人有收获,课堂上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通过高效课堂,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得愉快,又能学有所成.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堂效率的构建,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高二化学备课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高效课堂: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 实现化学高效课堂  
从08年秋天50级新生入学开始,普通高中实施统一的科目及课时设置,化学由原来的5、6课时变为现在的2课时.一时间大家感到手足无措,许多教师感到不会上课了.面对这样的困惑,开学之初,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也讨论过,争论过,但最终也没有找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通过一些自编提纲或是 多媒体 来提高课堂容量.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后来, 学校 多次组织我们去其他的 学校 参观学习,同时还组织观看了许多相关的教学视频,这些活动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和启示,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要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经过大家的集体讨论,我们决定首先从新授课入手,利用学案导学,进行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思路      
“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导学案编写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    
学生预习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这决定了导学案的编写思路要与教材相吻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导引”、“活动·探究” 、交流·研讨”等栏目,问题设置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要体现出本课时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点.    
2、导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    
导学案中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预习和学习过程.导学案的内容不能是简单的填空,应该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升华和巩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    
3、导学案中要设置一定量的习题.    
习题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巩固”、 “反馈练习”,难度不大,紧扣基础知识,用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的;第二个层次是 “典例分析” 、“达标体验”,是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后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第三个层次是“衔接高考”,是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的.最后还配备了 “随堂练习”等,是新授课后学生课后要完成的,其设置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动员学生动脑、动手,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预习.鼓励学生在导学案上做标记,可以是预习知识的重点,可以是相关的已学的知识,也可以提出质疑,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写出类似读书笔记的东西,把本节课在导学案上体现的重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简单的再现(例如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2、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导学案有的是需要认真批改的,对于不需要批改的,老师要通过检查掌握学生的填写情况,同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有意识地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预习情况中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上课就会有的放矢的去处理.上课前老师一定要进行提问或小测,尤其是学生通过预习应该掌握的知识.也可以在导学案中留出相应的小练习上课进行即时练习.对于简单的知识不要再重复讲解,可以做“淡化处理”.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 ,做“导演” ,而不是“主角”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有时候是大家的交流、研讨,也有时侯是各组间的质疑等等.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耐心地去“倾听” ,关注学生的想法,但不能急于去解决,要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对不多说一句话.新授课时,教师只板书提纲,课堂抽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补充具体的重点知识,然后交流,可以以此来代替以往的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小结.如果需要,最后可以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完成几道“当堂检测”题来检查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4、对于难点,以往我们总是放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和突破,现在课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将难点分散在导学案中(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知识支持”等,至少要让中游以上的学生有成就感).通过批改或课代表的调查收集学生对难点的解决情况或症结所在,最终利用上课集中点拨.    
“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在我们刚开始使用学案辅助教学时,并未引起学生重视,经常出现还没上课“学案”已经丢失的现象,学生的提问也经常是就题论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道题怎么做或者道题的答案是什么?”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体会到“学案”的好处,惊喜的看到了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变化以及师生关系的变化.    
1、导学案的实施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学案的实施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  
3、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4、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同学们养成了“课前主动学习、课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课后反思问题、总结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好习惯,知识整合能力、质疑答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均有提高.  
“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困惑  
我们高二 化学组 ,在实行导学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大家坦诚相待,彼此取长补短,只要有问题,大家都会提出来,共同讨论,共同分享.在这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我们的心情是舒畅的,斗志是昂扬的.导学案的设计汇集了集体备课的智慧,体现了新课改所要求的三维目标,但仍有一些困惑, 希望 各位领导 和 老师能给我们一点意见或建议:  
1、课堂气氛还不那么活跃,是不是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活跃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导学案的最佳效果?    
2、如何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保证预习效果?    
3、考试的评价方式考察的还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何判断我们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比以前的教学方式有优越性?    
4、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后,如何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才能体现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 实现化学高效课堂  
 心理学认为:学生由于先天的遗传素质及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在化学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化学活动时具有能力的差异,同一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化学活动中表现的能力也有差异.适度的焦虑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但过度焦虑势必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建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适度焦虑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学生分层——分层次教学的首要前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分层次教学应用的对象,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有效程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按5:4:8比例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学优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层为中等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为学困生,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其次,要注意三层次学生之间的搭配与合作,A层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基础上,能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学生能在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学生在教师和A层和B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最后,分层时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2、教学过程分层——分层次教学的坚固保障  
(1)教学目标分层  
完成了学生分层以后,要以实现全体学生发展为原则,以化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化学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次:①识记并领会.②简单的综合应用.③复杂的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层学生要达到全部三个目标;B层学生达到前两个目标;C层学生要达到第一个目标.  
(2)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是分层次教学的主阵地,合理的教学设计关系到分层次教学成功与否,而调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布置作业分层  
在教完一个化学概念或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为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作业、略有提高的题目、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  
(4)课外辅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这种延伸不是课堂的延时,而是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性指导.对于C层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对于A层和B层的学生,则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帮助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单元考核分层  
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完成以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目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部分题目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如附加题).  
“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1、课堂气氛比以前明显活跃,各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  
A层次学生得到很好的培养,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B层次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他们的弱项给与专题训练,真正做到查漏补缺,不断缩小与A层次学生的差距;C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层次教学,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3、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分层次教学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等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以及兴趣、动机、情感等多种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更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于多规格、高标准的人才的需求.  
“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反思  
由于时间问题,高二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尚不够成熟,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课堂教学设计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自身特点方面尚需作进一步的探索;  
2、课堂教学安排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并达到较高的效率;  
3、在层次变动性方面,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实现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