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 关于仁的例子 如果写出来百家讲坛孔子仁的观后感加50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6:38:37
现实生活中 关于仁的例子 如果写出来百家讲坛孔子仁的观后感加50分

现实生活中 关于仁的例子 如果写出来百家讲坛孔子仁的观后感加50分
现实生活中 关于仁的例子 如果写出来百家讲坛孔子仁的观后感加50分

现实生活中 关于仁的例子 如果写出来百家讲坛孔子仁的观后感加50分
百家讲坛
孔子(一) 孔子眼中的仁
孔子眼中的“仁”
人格意识
  什么叫人格呢?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说这个人有人格,就是有道德.没道德那就没人格.那这个人道德很高尚,高尚就是人格高,这个人道德低下就是人格低下.
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于等级.孔子说过这种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帅就是身份.帅是高等级的,但是帅可以被别人夺走.敌人可以把你的帅给俘获,给夺走,但是人格是夺不走的.匹夫,普通的老百姓,不可夺志也,志是人格.这个“匹夫之志”和“三军之帅”的比较,反映出孔子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人格高于等级,你虽然等级比我高,但是,等级高并不代表你人格高,并不代表你道德高.
  人格不是人天生所具备的,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孔子是怎么样学习的,孔子这种学习就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性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性的学习,人格性的培养,真正是“学而时习之”,真正是贯通全身的学习.据说孔子大概是二十九岁的时候,跟鲁国著名的演奏家师襄子弹琴,弹的特别好.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旋律,孔子很聪明,这个旋律很快就会弹了.那么师襄子也认为他弹的不错,弹的不错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的学会,师襄子就问他怎么没学会啊,这个旋律你都会弹了,你怎么能说你没学会呢.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这个旋律的数,数是什么呢?相当于节奏,就是旋律我虽然会弹了,但是旋律的背后所隐藏的那种节奏,内在的节奏我还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师襄子就觉得这个学琴的年轻人了不起.就是他对这个音乐的学习,对旋律的学习,不是一种表层的掌握,不仅仅是知道而已,他要求深层的掌握,那么他就让孔子继续练习,那么孔子又练了很长时间,练到后来怎么样,弹的就相当棒了,跟刚开始光掌握旋律就不一样了,那么一旦掌握节奏,那就会怎么样,拨动人的心弦,师襄子后来听孔子弹这个旋律的时候,他的心弦就被拨动了.他感到很感动,这说明什么,孔子对这个旋律的掌握已经不是浅层次的掌握,而是深层地掌握了,掌握了它的数,那么师襄子就跟孔子说现在你学的相当好了,弹的相当好了,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说还是不行,我掌握的还是太浅,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志,这个志是什么?主题思想,当初做这首旋律的人他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他的想法是什么,那就相当深了,比数还深,比节奏还深,大家注意要想掌握前人的主题思想,掌握最深层的思想,需要什么,需要弹琴的人,同时你的人格,你的思想道德也得跟着一步一步地向上升华,如果你不能升华到一定的境界,你根本不可能体会出前人的主题思想,你根本不可能掌握前人的灵魂,所以孔子又进一步的练,最后练得怎么样,终于体会出,这首旋律的主题思想.我通过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说明人格的培养不是一般性的培养,人格的学习不是一般性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认识的学习,而是一种熏陶、一种体会,是一种品位,需要非常深刻地理解.
  孔子用“学而时习之”来强调求知的重要性,显然,一个人如果缺乏知识,那他就会在事业上缺乏一定的成就.所以孔子以好学著称,他提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言,被后世学者视为座右铭,所以我们说人格是靠培养的.
  人类意识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都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那么要想达到仁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有他人来推动.所以孔子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那么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为仁”的呢?
  “仁”的第二个意识:人类意识.大家注意,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什么呢,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突破家族,突破种族,甚至突破我与别人.在《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孔子有一个学生,说过这样的话,说别人都有兄弟,而我没有兄弟,感到心里很难受,那么孔子有一个学生子夏就对他说,你怕什么没兄弟啊,“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人都是你的兄弟.那么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宗法观念非常浓厚,家族意识、血缘关系、群体意识非常浓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突破家族的局限,宗法观念的局限,具有人类的意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孔子教的学生,并不都是鲁国人,孔子在教学时候,已经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都教.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意识,不是某一个人的意识,是人类的意识.所以孔子提出了这样一个思想,什么思想呢?就是一个人如何处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应该采取这样一种方法,叫做“推己及人”.就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设身处地地为其他人着想,当你想到其他人的时候.你也应该想一想你自己处于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自己如何,你自己怎么想的.所以孔子说出这种话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欲立而立人”什么意思呢?你自己想立得住,你也应该好好想想,人家也想立得住.你“推己及人”,你设身处地,你想立得住,别人也想立得住,你不能说我想立得住我不让别人立得住,或者说我想立得住,别人不会想立得住.不!你想立得住,你也应该设身处地地考虑,人家也想立得住.“己欲达而达人”,你自己想通达,你也得让别人通达,别人也想通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厌恶的东西,人家也厌恶.人家也不愿意,你不能去损害别人.把你所不愿意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是不行的.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具有一种人类意识.
  人为贵意识
  从《论语》中仁的观点看,其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仁的情感,它教会我们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只有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和谐.所以“仁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那么在孔子的行为当中是如何来体现这种“仁爱”呢?
  “仁”的第三个重要的意识是什么呢?人为贵意识.人为贵,天地之间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论语》乡党篇里头记载说孔子上朝,上朝回来以后,有人告诉他马棚失火了,结果孔子马上就问,“伤人乎”.不问马,什么意思?失火了,人伤着没有.这反映出什么?人为天下之贵.当时这个社会,那些奴隶主贵族,那些有钱人,他们恐怕最重视的是这种自己的财富.马棚一失火,他肯定想到我的,有很多高贵的马.那么这种观念在我们当今社会不能说完全被消灭了.那么在古代,在孔子那个时代,这种观念是比较普遍的.举个例子,比如晋国,晋平公.有一次出去狩猎.见到一只鸟,他拿箭射那个鸟,鸟也射中了,但是射的可能是擦了一点边,那个鸟没有射死.只是鸟伤着了,大概伤得也不是很厉害,晋平公马上让自己的奴隶赶紧过去把鸟给抓回来,刚一抓,这个鸟蹭一下飞起来.又飞跑了,结果晋平公大怒,就指责这个奴隶,你的动作太慢了,鸟跑了.晋平公大怒,怎么样,就杀死这个奴隶.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当时还有一个坏的风气,殉葬,野蛮、落后的风气.拿人当财物给那些贵族,给统治者殉葬.拿人来殉葬,拿人当物质、当财富来殉葬,这是非常残忍的.那么孔子对这些做法,是非常愤恨的.有的人说,我不用活人来殉葬,我用佣来殉葬,行不行呢?孔子也反对,用这个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你弄的这些东西样子还是人,你用佣来殉葬,反映出在你的观念里头,在你的理念里头,还是想用人来殉葬,这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