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B、C、D、E、分别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4:50:00
维生素A、B、C、D、E、分别是什么?

维生素A、B、C、D、E、分别是什么?
维生素A、B、C、D、E、分别是什么?

维生素A、B、C、D、E、分别是什么?
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亦称美容维生素,脂溶性.由Elmer McCollum和M.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维生素.由卡西米尔?冯克(Kazimierz Funk)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TPP)的形式存在.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维生素B2,核黄素,水溶性.由D.T.Smith和E.G.Hendrick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 .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
  维生素B4(腺嘌呤、氨基嘌呤,Adenine),现在已经不将其视为真正的维生素.胆碱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发现.维生素B族之一,1849年首次从猪肝中被分离出,此后一直认为胆碱为磷脂的组分,1940年Sura和Gyorgy Goldblatt根据他们各自的工作,表明了它具有维生素特性.蛋类、动物的脑、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含量较高.
  维生素B5,泛酸,水溶性.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发现.亦称为遍多酸.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维生素B6,吡哆醇类,水溶性.由Paul Gyorgy在1934年发现.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蛋类、乳制品.
  生物素,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水溶性.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谷物.
  维生素B9 叶酸,水溶性.也被称为蝶酰谷氨酸、蝶酸单麸胺酸、维生素M或叶精.多存在于蔬菜叶、肝脏.
  维生素B12,氰钴胺素,水溶性.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发现.也被称为氰钴胺或辅酶B12.多存在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肌醇,水溶性,环己六醇、维生素B-h.多存在于心脏、肉类.
  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发现.亦称为抗坏血酸.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钙化醇,脂溶性.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维生素E,生育酚脂溶性.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主要有α、β、γ、δ四种.多存在于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类维生素”。
现在医学上发现的维生素主要有: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

全部展开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类维生素”。
现在医学上发现的维生素主要有: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
维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保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内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加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核典素是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类的组成成分,这些酶能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和能量利用与组成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护眼睛、皮肤的健康。
泛酸(维生素B5)。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维生素B6。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动脉粥样硬化等。
维生素B12。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维生素B13(乳酸清)。
维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维生素B17剧毒。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癌症的作用。
对氨基苯甲酸在维生素B族中属于最新发现的维生素之一。在人体内可合成。
肌醇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和胆碱一样是亲脂肪性的维生素。
维生素C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结构;对毛细血管壁的各个细胞间有粘合功能;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
维生素P。
维生素PP(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
叶酸(维生素M)。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维生素T帮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维生素U治疗溃疡上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是人体营养、生长所需的有机化合物。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出现某种疾病。因此有些人认为维生素是营养素,摄入是“多多益善”。人需要维生素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合理营养的关键在于“适度”。过多摄入某些维生素,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我们知道,维生素大致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B、C)和脂溶性(维生素A、D、K等)两大类。水溶性类的维生素多余部分一般可随尿液排出体外,脂溶性类的维生素A或D,多余者不能排出体外。这样就给人们一个印象以为水溶性维生素食多了无害,有人主张每日口服维生素C3—5克以达到保健的目的。其实这是有害的,实验证实,长期日服维生素C1克以上时,可引起草酸尿、高尿酸血症、高外血症。有的人全身可出现皮疹、浮肿、血压下降、恶心。在脂溶性维生素中,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D服用量过大而引起的中毒最为常见。维生素A过剩时,将引起不眠、气喘、眩晕、脱发、恶心、腹泻等症;维生素D过剩时,可引起食欲不振,倦怠、便秘、体重下降及低烧等。
正常人每日需要维生素C50—100毫克,维生素A2500—3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00—400国际单位。
从营养上讲,所谓维生素应该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需要)而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调节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它们是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营养素。因此缺乏时就会出现某种典型的临床症状。截止目前为止并未发现因缺乏苦杏仁甙而患任何缺乏症的,因此这两种物质根本不能称为维生素。
维生素B15和维生素B17是国外一些营养学者提出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成分,并命之为维生素,但至今均未被世界学者们所公认。
在近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功用,如泛酸的情绪调节作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DNA损耗作用,叶酸加B6有益心血管等。
对于维生素补充,应该从饮食和维生素制剂两方面来补充。水果蔬菜的维生素含量高,但由于每种蔬菜和水果的维生素含量都不同,未必能够在各方面均衡补充维生素,蔬菜水果在加工、烹调中维生素也有损失,维生素制剂就能够起到均衡的作用。但维生素制剂不容易吸收,又非天然绿色,因此还是以水果蔬菜的补充为主。

收起

人体需要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