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5 19:59:37
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当前,对于“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观察内容外延过宽.主要表现为观察量表的设计囊括了课堂教学所有的相关要素: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具体环节,从双基到过程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内氛围到学生学前准备状态面面俱到.虽然,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有立足于宏观进而微观的观照是必须的,但想要在一堂课里关注所有的问题,必然削弱关注重点问题的力度,最终导致蜻蜓点水,无功而返.主题内涵要点不清.主要表现为针对主题的学习不够深入,对于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主题内涵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主次地位,变化的规律分析不透,关注的因素或陷于片面、孤立,或陷于交叉重合.观察内容针对性弱.主要表现为量表中的观察内容与授课教师预设策略的脱节和断层,导致授课教师和观察教师的活动各自为阵.授课教师的预设策略是指向问题解决的具体途径、方法的,观察量表必须形成与之呼应的观察内容体系.观察条目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现为量表内容过于简略和笼统,教师无法有针对性地观察,取得有效数据.制定观察量表的目的是为了更直观、明了地记录和呈现研究过程中各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对于各观察点有比较明确的要点提示和描述有助于增强量表的可操作性.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现象,是没有把握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的缘故.对于一般科学研究过程而言,始终把握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过程是最基本的.把握了这个最基本的规律,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架便清晰了.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板块:自变量控制观察:自变量的控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主题问题主动预设的各种教学策略,包括具体的学习形式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指向主题问题解决的.在课堂观察中,自变量控制观察主要是针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因变量变化观察:因变量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表现为可观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在课堂观察中,因变量变化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包括学习兴趣、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观察,记录.数据分析归因、描述.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归因,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研究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意义所在.相关性越大,越能够积极有效地指导教师调节教学行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也会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结论,二者没有相关性或相关性甚微,这样的结论将引导我们尝试以新的途径解决问题.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变化观察、数据分析归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赖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才能有针对性地预设策略,细致入微地观察,真实准确地记录,有理有据地归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能科学地设计“课堂观察量”便是教研至关重要的一步.